Site Loader
註:作者是中國人,視角皆以中國出發,如果對你有啟發,我會覺得很開心,如果不小心冒犯到你,還請多多包容。

  其實這本書不是育兒書,但這本書裡面提到了一個我自己覺得非常重要的觀念:「小孩在六個月大以前,要盡可能的滿足他。」也是因為這句話,讓我在看完這本書以後,就打定主意,如果我以後有生小孩的話,我一定要請至少半年的育嬰假。

  《巨嬰國》一開始提到,在嬰兒身上,有一種還會退去的表現就是口慾期。在口預期的人什麼都想放進嘴巴裡,比如:西遊記裡想吃唐僧肉的妖怪、中國人非常喜歡吃美食而且善於烹飪,幾乎所有食材跟動物都能下肚,以此來表現整個中國都是未長大的巨嬰。

巨嬰有四個階段:

  1. 覺得「世界必須按照我的意志」的全能自戀、
  2. 「意志被拒絕」的自戀暴怒、
  3. 「不能對外發怒,轉而攻擊自身」的徹底無助、
  4. 「我的不順,都是別人害的」被害妄想。

  巨嬰做自己時全能自戀,對別人則是絕對禁止。比如紫禁城的規矩都是訂給別人的,皇帝不用遵循。皇帝夢就是嬰兒夢,嬰兒想要媽媽、皇帝需要太監。

  為什麼歷史上的忠臣鬥不過阿諛奉承的太監?因為君王實則是巨嬰,需要閹人。太監閹割了性、聖人閹割了欲望,但最終他們都在尋求權力。皇帝理智上知道大臣忠心、對國家有利,但皇帝心理上信賴太監,因為對皇帝而言,太監是「可掌控」,而正直的大臣「無法掌控」。

6個月大前的嬰兒有幾個心理狀態:共生、全能自戀、偏執分裂。

第一項「共生」:我跟媽媽是一起的。

  這在巨嬰裡就變成了「病態共生」,比如:大家庭、集體主義、拒絕AA制、以己度人、思想統一⋯⋯而且「只有一個人說了算」,所有人都要聽那一個人的話。

  但集體主義的真相其實是:每一個人的心理發展水平太低,導致大多數人的內涵是破碎的。

  巨嬰覺得我就是你、你就是我,但同時又覺得「我們是一體的,所以我不用考慮你、不用感受你」。因此集體主義常伴隨著最極端的自私與自我中心,而且講究集體主義的社會,一般道德都不高。相反,如果整個社會心理發展水準超越嬰兒,就會注重界線,尊重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,我不用為你的情緒跟命運負責。

  中國式的共生體現在於「合則生、分則死」,在中國的歷史長河裡,統一佔據了大部分的時間,與歐洲大陸完全相反。如果歐洲想統一就會血流成河,而且無法維持。把共生的觀念放到個人身上就是:如果一個人的心理層面還處在六個月前,也是「合則生、分則死」,所以我們無法忍受孤獨,必須結婚。

  但這樣的共生,可能導致「共生絞殺」。共生絞殺第一個體現在「身體上不能分離」,也就是「身體髮膚受之父母」、「父母在不遠游」;第二是「想法要相同」,也就是要後輩「孝順聽話」。

  處在共生後期的嬰兒開始意識到「媽媽才是有能力的人」,如果嬰兒遇到的是壞媽媽,嬰兒就無法低頭,因為他不能信任媽媽;但如果遇到的是好媽媽,嬰兒可以認可媽媽才是全能的人——這也是一個人最初產生信任的地方。

  對嬰兒來說,及時回應十分重要,照顧者的回應越快,代表嬰兒在越快的時間內解決「失控」,慢慢覺得「他可以控制並完成一件事情」。因此怕黑、怕鬼的人,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小時候沒有受到及時回應。對他們來說有「鬼」讓事情失控,而「黑」的地方有「鬼」。如果一個人嬰兒時期沒有和媽媽建立起信任,也就是依戀關係,在成年後的戀愛上就會遇到問題,因為他們很難把自己交出去。

  這樣的共生心理,催生了集體主義;集體主義,又催生了中國式好人;中國式好人則為了掩蓋真相——掩蓋「嬰兒都想當為所欲為巨嬰」的真相。  

第二項「全能自戀」:世界必須按照我的想法來運行。

  巨嬰希望自己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,成為絕對意義上的皇帝,因此巨嬰們爭奪「我說了算」的話語權,要求其他人都按照他的意願。共生的巨嬰無法獨立,必須跟其他人黏在一起,然而他們又全能自戀,因此互相爭奪權力。所謂的「孝順」跟「聽話」,其實是巨嬰父母的必然表現。

第三項「偏執分裂」:覺得好壞不能並存,事情不是黑就是白。

  一個理想的家庭結構,應該是夫妻在第一位、親子在第二位。但中國式家庭大部分都是有問題的,因為在中國式的家庭中,親子關係才是第一位,而夫妻之間的情感普遍不怎麼樣。有問題的家庭結構裡,通常包含一個焦慮的母親、一個缺席的父親、一個有問題的孩子。父親的缺席又分成兩種:一是很少在家裡、二是雖然在家卻和家人迴避。

中國式常見的六項家庭問題

  1. 結婚:結婚對象的選擇通常以「安全感」為重。
  2. 婚姻生活:女性缺乏安全感而去控制丈夫,丈夫選擇逃跑。
  3. 生子:兒子彌補了妻子內心的空洞,女兒成為媽媽「討厭」的投射對象,導致女兒沒有安全感而且內心空洞更大。
  4. 新一代戀愛:男孩抗拒情慾表達,被動;女孩渴求親密,尋找容易掌控的男人。
  5. 母子共生:媽媽認為兒子的老婆是敵人,造成婆媳問題。
  6. 小三:小三通常是在原生家庭中最得不到愛的女兒。

 「共生心理,催生了集體主義。」

  集體主義,也就是:大家要什麼我就要什麼、大家是什麼樣子,我也要是什麼樣子。在該結婚的時候結婚,不能離婚,在該生孩子的時候生孩子,不能頂客⋯⋯但我們又愛攀比,結果就變成:我要的比別人多一點,來證明自己的卓越。明明在集體主義裡打滾,卻要想要成為集體的王。

  集體主義懼怕個性化追求,因為個性化代表「成為自己」、「脫離群眾」。然而巨嬰只能接受和自己一樣的人,似乎和別人不一樣,就是一種罪。共生心理讓巨嬰認為:我要跟你們一樣、你們也要跟我一樣,如果誰有「個性」,就是破壞了共生。所以才要「槍打出頭鳥」。

  個人主義的社會鄙視跟風,但在集體主義的社會,跟風卻是必然。

  大多人認為離婚是一種失敗,覺得自己低正常人一等,然而這主要是因為:他們的內部感知。他們「害怕被拋棄」,認為如果自己無法融入團體,就是因為自己特別,這種特別對他們來說,是「羞恥」,而不是「酷」。中國式的文化裡充滿嫉妒,不管是三角關係的性嫉妒、或是我不好你也不能好的嫉妒。

  只有當你真的覺得自己是好的,才能接受別人的好。

  中國式文化還有一個特點,是他們認為那些白富美、高富帥都是自私自利、佔有慾強的強者。我們普遍認為,他們是壞人,因為他們掠奪了別人的資源;至於弱者,因為壓縮自己的能量,顯示自己的無私,然後就能理直氣壯鄙視所有人。這段話翻成白話文就是:「因為我們活得這麼差,我們可以在道德上攻擊任何人。」

「集體主義,又催生了中國式好人。」

  什麼是中國式好人?好人通常是閹割自己需求的人,他們認為需求和欲望是壞的,只有成為對別人有用的好人才能被愛。也就是說:

  1. 中國式好人熱衷滿足別人需求,傳遞給別人「你有需求、所以你是壞人」的想法
  2. 中國式好人的過度付出與犧牲,讓他人愧疚
  3. 中國式好人傳達「我對你這麼好、所以你要愛我」的想法

  書中提到三點「去除中國式好人」的方法

  1. 在孩子一歲前給予他無條件的愛
  2. 讓孩子依照他的感覺探索世界,不要干涉孩子的選擇
  3. 鼓勵孩子的活力、創造性與性

  人應該要以自我感覺為中心,然而中國式文化一直強調「自己沒有存在的價值」、「人的價值在於對別人好」,造就了「討好型人格」與「拖累症患者」。

  中國式好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成為「道德殭屍」,也就是說,他們為了追求「成為好人」,幾乎滅掉了一切正常的情感。在中國式的集體主義底下,一直提倡「犧牲小家、完成大家」、「犧牲小我、完成大我」。

  也因為這樣的原因,當家庭受到侵害,比如兒女被性侵害,很多父母反而怪罪家人,覺得「一定是小孩的問題」。好的父母在孩子做好時誇獎、挫折時支持,但中國式父母恰好相反,在孩子做好時叫他們不可以驕傲、在孩子受挫時怪罪是孩子的錯。結果,導致孩子心理脆弱,在面對災難時,開始習慣逃避與怪罪。

  然而將小家擺在第一位已經是全球意識了。巴菲特說:「尊重你自己的感覺,你越是獨樹一幟,別人就越愛對你說三道四,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堅持自己的感覺。」

  但中國式文化卻倡導完全相反的路——要背離自己、要聽別人的話、要滅掉自己的一切。因為我們的環境強調服從與孝順,強調聽別人的話,而不是自己的感覺。定居德國的林毛毛說:「大多數人沒找到自己真正的愛人、就像大多數人沒從事自己真正的愛好。在婚姻裡平淡、在工作裡將就,嚐不到激情。但是中國式文化認可平淡,德國文化鼓勵追尋真正的愛人與愛好,哪怕一敗塗地、在所不惜。」

  中國式的大家庭拚命黏在一起,追求虛假的親密,在這之中只有「大家長」會感覺良好,其他人都難受,想逃離,但很少人敢反抗。然而最可怕的不是大家長,是幫兇,每當出現反抗者,就會一窩蜂去教訓他。

  在集體主義的文化下,一個人是不完整的,必須結婚生子構成家庭,才能成為一個被尊重的獨立單位。但我們真正該做的,是尊重自己的感覺,成為自己。

在中國式的家庭中,有非常多糨糊邏輯,書裡舉出五個例子:

  1. 「我的事是你的事、你的事是我的事、我的事是所有人的事、所有人的事都是我的事。」
  2. 「所有的關係都是我的事」:然而那個最想管事的人,常常是造成各種衝突的原因。
  3. 「我和你之間是透明的。你不用說我就懂你、我不用說你就應該懂我」:你一定聽過下面這兩句話:「你怎麼會不知道我在想什麼!?」、「我當然知道你在想什麼!」
  4. 「你們=你、我們=我」:你家族中任何一個人讓我不開心,我就要找你的麻煩;如果你讓我不開心,我就要找你家人的麻煩。
  5. 「所有的事情都連成一體」:永遠只記得別人的壞,尤其常見於女性,因為女性心理創傷的嚴重程度高於男性,再加上中國文化強調男性要為女性負責。

男性的糨糊邏輯常見於:

  1. 我沒問題、是你有問題。
  2. 我媽沒問題。
  3. 你懂什麼?我跟你說也沒用。
  4. 我都給你錢了你還想怎樣?
  5. 你不要煩我,其他隨便你。
  6. 我只要平靜。

用一句話總結就是,男性會對另一半說:「你別煩我,我這個人這麼平靜、而且我這麼顧家,所以我沒問題,你情緒那麼大,當然是你有問題。」

  在中國式教育裡非常強調孝順,而孝的本義就是順。「孝」的上面是「老」、下面是「子」,也就是子要承老的意志,而老和子共生在一起。順的代價是犧牲孩子的真實自我。

真假自我。

  • 真自我:知道自己要什麼,即便沒得到,也有內在自我價值感
  • 假自我:一切圍繞別人的評價,不知道自己要什麼,只知道自己要更多更好,比如:學習時的成績、工作時的成就、收入跟地位。

  世界上有無數條路,但我們的考試體系過分重視成績,普遍是由假自我的集體之心,創造出來的。

  小孩以自己為中心的自我是真自我,相反,孩子以媽媽的感覺為中心的是假自我。但除了6個月前的共生是正常以外,以後的共生都是病態共生。所謂孝道,就是鼓勵孩子發展假自我。孝道的根本,即是成年人都是巨嬰,得找人共生,還有強烈的全能自戀,希望有人按照自己的意願運轉。

子曰:「立身行道,揚名於後世,以顯父母,孝之終也。」

  意思就是,你活著就是為了彰顯父母,彰顯父母的面子、意志。這句話的民間說法就是:父母給了你身體,你就欠父母的恩情,永遠還不清。

  儒家經典看似是「仁義禮智信」,但字裡行間卻是法家的「吃人」,吃掉你的自我、吃掉你的靈魂。儒家極少論述父母該如何慈戀孩子,但,卻不斷講述孩子該如何聽父母的話。

  《二十四孝》的本意,就是希望孩子將父母當嬰兒養。可以說,繁瑣但並不宏大的孝道文化,其中一個重要功能,是為了捍衛巨嬰父母的全能自戀。「我都是為了你好」這句話的真意是:我永遠都是對的,錯的只能是你。

  家長對孩子掌控欲的經典表現:我害怕你的生命展開太廣,你只要學習就好掌控多了。因此家長會說:「你什麼都不用管,好好學習就好了。」同時中國式文化的觀念是:我生了你、你就是我的、你必須聽我的,這份恩情還不完。

  從儒家到諸子百家,幅員遼闊的中國總是渴望「統一」,就像嬰兒渴求宇宙與自己共生。與古希臘哲學相比,古希臘城邦給人非常成熟的感覺,表現美的方式非常直接,中國則喜歡繞彎、壓抑、淒婉,古代愛情也多以悲劇收場。因為愛情是成熟個體的自我實現,而且愛情意味著對「媽媽」的背叛,所以很多古代愛情都是媽媽摧毀的。在金庸小說中男主角,比如:郭靖、張無忌,多是嬰兒,純潔、誠懇、毫無戒備防範,中國式男人不能對母親、妻子撒謊,一旦撒謊就是破壞了共生,所以中國式男性沒有自我保護的外殼。

  中國式社會權力體系是男人掌權,然而在家族權力體系中是大母神掌權,而作為權力代表的男性,要聽他媽的,比如皇帝得聽皇太后的。《二十四孝》強調對母親的孝,最誇張的故事是岳飛,岳飛其實有一個很好的父親叫岳和,他富有、善良、受人愛戴、讓岳飛受了良好的教育、在岳飛成人後才去世,然而大多數的人只知道:岳母的「精忠報國」。也就是說,岳和在歷史上被「謀殺」了。中國式文化圍繞著「當一個好嬰兒、找一個好媽」。也因此,每個孩子要完成心理上的弒母,才能真正脫離共生。

媽寶男形成的原因:

  1. 媽寶男幼兒時缺乏母愛
  2. 媽寶男通過對媽媽言聽計從來得到媽媽的關注

  然而這樣做的同時壓抑了對母親的不滿,因此在面對妻子的時候,就把對媽媽的憤怒轉移到妻子身上。

  媽寶男的「好控制」,對缺乏安全感的中國式女子有致命吸引力。媽寶男以「媽媽」作為擋箭牌,缺乏主見、沒有自信,而媽媽以寶貝兒子為傲,兒子也以此自居。然而媽寶男的厭女症是隱性的,有多媽寶的男性就有多厭女。

  正常情況下父親可以讓孩子脫離媽媽的懷抱,父親成為兒子眼中的敵人,當兒子把恨轉移到父親身上,對母親的恨減少,媽寶也就不復存在。如果有看過TLC《我的男友是媽寶》,就可以發現,這些家庭的共通性就是沒有爸爸,或爸爸在家沒有話語權。

  因為社會普遍對媽媽不友善,產假只是讓媽媽恢復身體、而家中老人又習慣搶走孩子。當丈夫無用、婆家無愛,媽媽就把注意力轉移到兒子身上,導致兒子從小體驗到「被吞沒感」。正常的家庭是媽媽圍繞孩子的需要,但這些兒子,則從小學習圍繞媽媽的感覺。女兒更慘,他們成為媽媽討厭的投射對象。

  我們在嬰兒期得到的母愛都不怎麼樣,導致內心有一個匱乏的嬰兒,渴望找到好的母愛,治療早期傷痛。大人總說:「我們是為了孩子」,但事實上中國式父母認為,孩子在3歲前不重要,反正他們不記得。然而真相是,越小的孩子(尤其6個月前)越需要愛,嬰兒缺愛會導致嚴重的心理問題。而且三歲前母愛比父愛更重要。

「中國式的感情都是在找媽。」

  男人找新娘,就是在找他們「新」的「娘」;蘿莉找大叔、女人找憨厚老實可靠的男人,就是尋找被閹割、具有母性的男人。大叔則透過小女孩感覺到「被需要」。

  中國式男人常被稱為媽寶,但因為重男輕女造成了女性的集體創傷,所以中國式女性其實比男性更幼稚。男性尋找任勞任怨的好女人、好媽媽,但現實生活中大多是嬰兒式女人,而且嬰兒式女人大多還能得到寵愛,比任勞任怨好女人活得更好。

  中國式的兩性關係哲學:就是把女生當嬰兒照顧、當女神崇拜、決不對女生說「不」。誇張來說,嬰兒式女人更多的是妖性,她們在二十幾歲可愛,但四五十歲就變得可怕。認為人生的不幸都是男人害的,並且對家族產生可怕的控制慾望。

  擁有正常心理發育的女孩會尋找激情和獨立,然而同齡男性大多還是嬰兒。中國式普遍價值裡的安全感就是房子、車子,認為沒有房子不能結婚,然而真正能創造安全感的只有「愛」。

  野蠻女友對被動男的需求,其實就是尋找一個可以掌控的對象,男生不需要生動、不需要魅力,但他安全,猶如一個容器,讓野蠻女友在其中聚形,變成一個「人」。在小說和神話傳說中,柔弱書生跟和尚是中國式男人的經典形象,男人構成社會的權力體系,而體系是滅慾的,所以男人面目不清、失去活力,而女人被排斥在體系外,保住了生命力,但不夠人性化所以成為妖。

  男人被要求不能考慮個人欲求,欲求只能通過女人來表達。男人覺得是女人喚醒自己的慾望,所以非洲極端男權社會對女性進行割禮,也就是割除女性性敏感部位,通過打擊對方的情慾來轉移自己的罪惡感,理直氣壯的視紅顏為禍水。男人視女人為性對象,又希望她們沒有情慾、永遠純潔,所以女人就要表現純潔、最好不知道何謂性慾。

  極端的掌控欲又導致「戀屍病」,你最好是活死人,你的軀體任我指揮,照我想像而來。輕一點的戀屍癖像是,男人期待女人傻,或者會裝傻。傻女人才會崇拜男人,傻女人沒什麼要求,容易滿足。讓男人感覺自己是神。

  中國式擇偶條件裡,男人要全能、女人則要想少一點。男人自戀、而女人依賴。在巨嬰的兩性裡只能接受一個人綻放。

  要將孩子養好,關鍵是孩子嬰幼兒時,父母——尤其媽媽要順著孩子。在孩子一歲前父母對孩子越好,對孩子的幫助越大,越容易給孩子建立健康心理的基礎。如果媽媽能在7秒內回應嬰兒發出的信號,嬰兒就沒有受挫感,若總是受挫,或媽媽根本不回應,嬰兒就會減少甚至不再發出信號。安全型依戀的孩子,看見媽媽會喜悅的撲倒媽媽懷裡;迴避型依戀的孩子,看見媽媽時無動於衷;矛盾型依戀的孩子,會猶豫不決;紊亂型依戀的孩子,會在以上幾種中不斷變換。

  然而在孩子兩三歲後,如果父母還是對孩子大包大攬,反而是阻礙孩子的發展。如果父母將「自己很能幹」的高價值感建立在孩子「什麼都做不了」的低價值感上,父母就是孩子的地獄。

  中國式教養中,希望孩子懂事、不要給大人添麻煩,可是懂事、怕麻煩常來自絕望。懂事表面上為家長帶來好處,也許心底是出於被父母拋棄的恐懼。

  巨嬰追求優秀完美。認為自己是神,完美是必然,如果遇到意外會過度內疚,認為:「都是我的錯,如果我是完美的就不會這樣了。」中國式父母喜歡誇別人家的孩子,貶低自己的小孩,也會給小孩造成「我必須完美」的感覺。巨嬰也常想法多行動困難。他們有完美的想法,但不能實施,因為一旦施行,完美的幻想就會破滅。

  許多老闆最大本事就是「畫餅」,提供設想,推動其他人完成。指導別人時頭頭是道,但自己什麼都做不來。然而很多員工卻甘願被驅策,因為他們壓抑自己的能量,導致想像力受損,需要全能巨嬰提供想法和驅動力。

  巨嬰在關係中受傷後會退行到孤獨的全能自戀,也是為何邪教可以盛行的原因,或退行到早期心理階段,尋求心理安慰。比如:感到焦慮就會暴飲暴食。靈性修為高的人有全知全能,精神分裂患者也有全知全能感,差別在於後者有被害妄想症。

「美好的事物,都因投入而產生。」

  成熟的心智需要基本的信心——相信持續投入,越投入,可能越大。人們需要這個空間來淬煉自我。但終極巨嬰,比如皇帝,代表的權力體系可以隨意剝奪他人的成功,破壞人們的外在空間,導致人們更為急功近利。巨嬰父母、伴侶則會入侵內在空間,破壞我們的耐心。

馬丁·布伯:「你必須自己開始。假如你自己不以積極的愛去深入生存,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去揭示生存的意義,那麼對你來說,生存就將依然是沒有意義的。」

  個人主義的根本,即你可以做你自己,相反,集體主義即集體給你安排了一切,特別是人生道路。所以集體主義環境下長大的人,沒有成熟而個性化的自我,卻總感覺自己有資格教別人。但他們教導的內容,千篇一律乏善可陳。

「當你注視深淵時,深淵也注視著你。」

  沒有被看見的生命力,就會以黑色的、猙獰的鬼形象,藏在意識或潛意識內,它看似可怕,但當被看見就會轉換,當嬰兒表達他的攻擊性時,被給予人性的回應,這份黑色的猙獰,就會變得人性化。

patriciawang